Sunday, October 6, 2024

1854 委辦譯本

 


19世纪中叶前,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限于当时满清政府的政策,主要局限在澳门、广州的小部分区域和海外华人侨居的地方。

 

 1842年,满清政府签订《南京条约》,割让香港给英国治理,并开放上海、厦门、福州、广州和宁波五处港口,进行贸易通商。也为新教传播开辟了新局面。

 

1843年,英美两国的5个差会(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、美部会Congregational Church、马礼逊教育会、美国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、美国长老会)的代表,在香港首次召开以共同翻译中文圣经为目的的传教士会议,并成立一个译经委办会。会议决定,以「公认经文」(Textus Receptus)作为希腊文基础文本,修订当时的新约译本,并且重新翻译旧约。

 

5个差会的代表成員包括:

裨治文 (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-1861 ) -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

文惠廉 (William Jones Boone 1811-1864 ) -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Mission

克陛存 (Michael Simpson Culbertson 1819-1862 ) -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

婁理華 (Walter Macon Lowrie 1819-1847) -  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

高德(Josiah T. Goddard 1813-1854 ) - Baptist Board for Foreign Missions

羅爾悌 (Edward C. Lord 1817-1887 ) -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

迪因修 (William Dean 1807-1895) -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

施敦力 (John Stronach 1810-1888) -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

理雅各 (James Legge 1815-1897 ) -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

麥都思 (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-1857 ) -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

美魏茶 (William Charles Milne 1815-1863 ) -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

另由中國人王韜 (Wang Tao 1828-1897 ) 潤筆。

 

1844-1847 : 第一阶段

译本分由五个传教驻区(上海/宁波、厦门、福州、曼谷、广州/香港)的委员会各自负责翻译。各个驻区的委员会把译文呈送到其他的地区进行修改,修改后的原稿再送回委员会,最后呈交到委办大会定稿。在这四年间,由于种种原因,例如参与翻译的两位传教士相继离世,翻译过程中出现译名的分歧,以及传教士忙于其他传教事务等原因,原先拟定的计划和地区经历数次的变动,翻译的进度较慢,成果不多。

 

1848-1850 : 第二阶段

工作进度依然十分缓慢,平均每天10节经文的进度。在这个阶段,翻译工作主要由麦都思、裨治文、施敦力和美魏茶等人负责。

 

1850年,完成《新約》的翻译。

 

1852年,翻譯過程中,譯者們對用「上帝」還是用「神」各執己見。

美國聖經公會 (American Bible Society) 採用「神」,名《救世聖經》

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  (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, 前稱大英聖書公會) 採用「上帝」,

印行兩種版本《新約》。

 

1853年,倫敦會的麥都思、施敦力、米憐等人退出委員會,自行完成修訂《舊約》。

 

1854年,《舊約》譯本與委員會所譯《新約》以《代表譯本聖經》為名合訂出版,由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出版,史稱「代表譯本」或「委辦譯本」(Delegates Version)。

 

1857年,麥都思、施敦力出版以南京官話(白話文)改寫的文言「委辦譯本」的新約全書,是中國第一本白話文譯本,史稱「麥都思、施敦力譯本」或「南京官話譯本」。

 

1859年,裨治文、克陛存和文惠廉翻譯,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文言文(深文理)新约。

1862年,裨治文、克陛存和文惠廉翻譯,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文言文(深文理)旧约。






Friday, September 27, 2024

1826 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

 



       

郭实腊文理译本,是马礼逊译本出现之后、委办译本问世之前的一个文言文译本,又称四人小组译本,因有四人参与,分别是:

麦都思(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-1857)、

郭实腊(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-1851)、

裨治文(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-1861)、

马儒翰(John Robert Morrison1814-1843)。

 

马礼逊(Robert Morrison)在1834年去世之后,麦都思等人开始着手修订马礼逊的文理译本,但最后的译本则是全新的译本。

 

1835年,修订神天圣书的四人小组成立。

1837年,修订新约,取名《新遗诏书》。

1840年,修订旧约,取名《旧遗诏书》。

1840年,郭实腊修订的《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》。

 

1853年,太平天国删印《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》,易名为《新遗诏圣书》。

1860年,太平天国再印圣经。《旧遗诏圣书》和 《新遗诏圣书》分别易名为 《钦定旧遗诏圣书》和《钦定前遗诏圣书》。



Thursday, September 19, 2024

1823 神天圣书



马礼逊文理译本,正式名称为神天圣书,是新教人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翻译的文理(文言文)新旧约全书。




馬禮遜(Robert Morrison, 1782-1834)是新教第一位來華傳教士,被譽為新教在華傳教事業之父。他不但完成中文聖經的翻譯,也撰寫了大量作品,包括中文語言學和學習教材、英文學習教材、中國概況和歷史、外國見聞、講章、宗教小冊子、傳教活動記錄,以及中國文學作品的英譯等。

1804年,倫敦傳道會(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)差遣馬禮遜為傳教士,預備前往中國傳教。在預備期間,他在倫敦跟一名廣東人楊善達學習中文。

1807年,馬禮遜肩負著把《聖經》翻譯成中文的使命,踏上了前往中國的征途。他到達廣州後,就立刻開始翻譯新約聖經。馬禮遜經過考慮後,決定採用文理(文言文為典範的文體,即而不論是否受過較高教育的人都可以讀懂,又不失古書典籍的莊嚴肅穆。

馬禮遜聲使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文本(包括《七十士譯本》),但一般認為他主要還是以英譯本(《KJV》)為主。《新約》譯文大部分參考天主教白日昇(Jean Basset, c1662-1707)的《新約譯本》。

当时大清嚴禁外國人傳教,所以馬禮遜要先美國公民身分才可來華。
1807年,馬禮遜抵達澳門,幾日後往廣州離珠江約三百尺的十三行區,是個外商貿易的地點。
1809年,馬禮遜受聘為東印度公司 (East India Company)的翻譯員,在廣州工作。​


1810年,馬禮遜在廣州印行《使徒行傳》單行本;
1811年,印行《路加傳福音書》。


1813年馬禮遜完成聖經《新約》的翻譯,1814年在廣州出版。
1813年,同樣是倫敦會的傳教士米憐  (William Milne, 1785-1822)來到澳門。却未能取得在廣州的居留許可,唯有轉往马六甲。
1814年《耶穌基利士督我主救者新遺詔書》在廣州印行。

1818年馬禮遜和米憐開辦英华书院 (Anglo Chinese College )。米憐為首任校長,印刷所也以英華書院為名。所以,當時印製的聖經,在書名左旁都印有「嗎𠯿呷英華書院藏板」。
1843,英华书院迁校香港。(今 Ying Hua College)

1819年,二人完成譯《舊約》。
1823年整部聖經馬六甲出版,線裝本,共21冊,取名為《神天聖書》。
1824年,馬禮遜和他的兒子馬儒漢(John Robert Morrison, 1814-1843)把譯本呈交給大英聖書公會。



马礼逊译本晚于马士曼译本Marshman’s Version一年。

當時在馬六甲負責雕版印刷的助手叫梁發,廣東人,後來成為史上首位華人的新教牧者。梁發也有自行寫作出版,包括1832年印行的《勸世良言》




翻拍影像著作權是澳洲國立圖書館所有,註明出處後可以自由刊載。





Tuesday, September 17, 2024

1822 马士曼译本

1799年,英國浸禮會傳教士馬殊曼(Joshua Marshman,1768-1834)與威廉·華爾德(William Ward,1769-1823)和威廉·克里(William Carey,1761-1834),於印度加爾各答郊外的一個小鎮塞蘭坡(Serampore)成立了一個差會,專注於文字與聖經翻譯工作。

1800年,他們在加爾各答建立了一所教堂與英印學院。
1804年,澳門土生土長的亞美尼亞裔青年拉撒(Joannes Lassar,1781-?)在學院教授中文。

1804年,出版《馬太福音》和《創世記》。
1816年,出版新约圣经
1822年,在印度塞兰坡出版《圣经》全书, 史称“马士曼译本”。